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      
  •  
news 新闻动态
  •  
  •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 - 01 - 14
点击次数: 3
精益生产管理通过系统化的改进手段,消除浪费,优化流程,从而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有效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费”。浪费在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包括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过量生产、库存积压、运输环节的低效等。通过识别和消除这些浪费,企业能够显著降低成本。例如,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过量生产则会增加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精益生产管理通过细致的流程分析,精 准找出这些浪费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在具体操作中,精益生产管理推崇“价值流图”这一工具。价值流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从原材料到客户手中的完整价值创造过程。通过绘制和分析价值流图,企业能够清晰地看到哪些步骤创造了价值,哪些步骤是浪费。基于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流程再造,去除非增值活动,优化增值活动,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个重要的精益工具是“单件流”。传统的批量生产方式中,产品在各个工序之间往往需要等待,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单件流则要求每个工序只处理一件产品,流程之间无缝衔接。这种方式虽然对设备和人员的配合要求较高,但能大幅减少等待时间和库存成本,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过单件流,企业能够在保持高效生产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精益生产管理还强调“看板系统”的应用。看板系统通过信号卡或电子信息,实时传递生产指令和物料需求。这种方式避免了过量生产和库存积压,确保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匹配。同时,看板系统还能提高生产的透明度,使得问题能够及时暴露和解决。通过减少过量生产和库存积压,企业能够降低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在设备管理方面,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及时维修,企业能够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生产中断和额外成本。此外,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新换代的频...
作者: 于学礼
点击次数: 177
做了这么年咨询越来越深切的感受到精益生产在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应用差距真的不是一点点,在意识层面尤为明显,我们可以从场地应用的角度窥探一二。一、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对于场地节省的态度明显不同。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也许正是我们的大导致国内很多企业对于场地的不重视,他们觉得自己有的是地方,即使通过改善省出“一亩三分地“对企业来说没什么意义。同样的事对于外资企业尤其欧美、日韩企业来说态度完全不同,他们每年都有目标要通过改善节省几平方米的场地,因为在他们看来场地也是一种生产资源和成本,同样的场地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二、高价值场地的利用理念不同。我曾经经历过多家有洁净室的企业,我们都知道洁净室对于光学、半导体等生产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且建造和使用成本很高,国内的企业往往喜欢把一些相关的办公区、饮水区、休息区甚至清洁工具等设计在洁净室内,而与之不同的是日本企业更喜欢用洁净室做与洁净生产相关的事,他们认为人员办公、饮水等是没有洁净需要的,在洁净室内规划这些区域完全是“杀鸡用牛刀”,洁净室成本很高,一定要珍惜每一分场地用来创造价值。除此以外国内企业对于仓库面积的压缩和设备小型化等都不太感冒,这些资源在资金方面的投入我们暂且不说,单在场地上的投入我们就已经被PK掉了!本文为冠卓咨询原创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对本文进行篡改,转载或以盈利为目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 - 06 - 29
作者: 杨兆平
点击次数: 212
大量生产方式是一种通过实现零件间的可通用性与可互换性,并最大限度地进行专业职能分工,以采用专门的工装模具、机械设备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诞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福特公司。这一生产方式的发明,彻底颠覆了工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彻底告别了“手工作坊”式的单件生产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促使以规模经济为基础的现代商业市场的形成,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美国乃至全球工业的整体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大量生产方式正式成为了世界工业的主导生产模式。然而,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化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渐多元化,大量生产方式开始不断暴露出它的以下弊病:产品品种过于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的需求人员专业分工过细,职能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变得较为困难产品开发与制造过程中存在大量排队等待的“在制品”,客户响应速度缓慢产品库存量大,积压大量流动资金正是由于以上的原因,导致大量生产方式仅能适用于需求种类单一、稳定且巨大,并且呈现“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而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人类社会“生产能力小于市场需求”这一难题已经基本解决,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已经日益个性化与多样化,大量生产方式渐渐丧失了原有的竞争优势。企业要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这一变化趋势,就不得不增强生产柔性,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精益生产方式应运而生,并且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与应用。精益生产方式是一种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在组织内各层级使用多技能员工,建立针对客户及其产品的跨职能业务团队,加强内部信息流动,并使用通用性与柔性更强的设备或生产线快速生产种类繁多的产品的生产方式。这一生产方式同大量生产方式在思维上最大的不同,即在于对浪费的正确认识。在使用大量生产方式的传统企业中,很多司空见惯的活动,如果放在精益企业中,都会被认作为“浪费”。在精益企业里,...
发布时间: 2020 - 06 - 28
作者: 李骅
点击次数: 536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精益管理的工具--如何把精益思想、理论以及零散的工具建立成一套完整实用体系。李骅老师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精益管理首席顾问,六西格玛黑带大师(MBB)。《精益彩虹塔管理体系》创始人,熟知精益管理体系结构组成和实践路径。美国质量学会(ASQ)注册六西格玛黑带(CSSBB),授权黑带讲师。关注精益的工具的原因在于实施精益时,不管再好的理念,再好的逻辑,最终落地和解决问题时都要使用工具。而工具只有在真正解决问题后,才会受到大家的认可。首先需要梳理工具分别要对应的问题,再用对应的工具去解决,这样大家在将来面对企业实际问题的时候,就会具有方向感,也会对大家的工作更加的有帮助。工具的体系性,这需要从整个企业的管理角度来考虑,对于一家典型的制造业,它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非常多,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问题:交付、质量、库存等,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样去有效的建立精益管理体系,就是使用工具的出发点。世界级有些的企业,在运营管理方面都有一套优秀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体系,如丰田、丹纳赫、博世等。如下图所示:丰田屋就是丰田的精益生产管理系统,如图所示,顶部为所有的生产时间进行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以顾客为本。两个主要的支柱分别为JT和Jidoka,主要是针对质量的流程稳定性。中间是关于人、物等员工的文化以及管理方面的东西。底部为一些要求:文化生产等。整个屋子的构架实际上就是从基础到顶端。丹纳赫:此公司体系形状为公司logo,由D和l组成,其中关注的核心为制服、成本、质量等。博世:bps体系,从头到尾往后看,其中所使用的知识,大部分都是精益和六西格玛的知识。很多企业都具有一套制造管理体系,北京冠卓也将精益六西格玛的理念、理论、方法、工具提炼成具有知识产权的一套体系--精益彩虹塔管理体系,系统的阐述了让企业保持战略竞争优势的系统的精益管理体系。如...
发布时间: 2020 - 05 - 09
作者: 吴锦城
点击次数: 197
导读本文主要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问题的定义●问题与解决的思路●质量问题分类●解决现场 质量问题的方法论(PDCA/8D/DMAIC介绍 )吴锦城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六西格玛黑带大师精益六西格玛高级咨询师擅长精益六西格玛战略规划及管理体系搭建、推进管理平台搭建、推进模式建立、评审体系及成果保持体系建立;善于搭建绩效管理体系、过程管控体系本文主要介绍三大方法论,详情如下:第一类第1个方法论为PDCA循环,该理念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即针对品质工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来进行活动,以确保可靠度目标之达成,并进而促使品质持续改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依据,也是企业管理各项工作的一般规律。如下图所示:PDCA是解决问题的4个阶段,由这4个阶段,又可以引申为8个步骤,即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问题、原因分析以及对策。如果效果达到,就进入第一阶段进行标准化总结的内容,通过一些循环的过程,改善过程的质量问题,可以形成持续改善的逻辑思路以及持续改善的这个文化。第二类第2个方法论是解决问题的8个步骤即8D。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8D Problem Solving)是福特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亦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於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它提供了一套符合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於统计制程管制与实际的品质提升架起了一座桥梁。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率先采用一种类似8D的流程--“军事标准1520”,又称之为“不合格品的修正行动及部署系统”。1987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用书面记录下8D法,在其一份课程手册中这一方法被命名为“团队导向的问题解决法”(Team Oriented Problem Solving)。当时,福特的动力系统部门正被一些经年累月、反复出...
发布时间: 2020 - 04 - 21
作者: 吴锦城
点击次数: 261
全文总计1745字,需阅读5分钟,以下为正文:导读本文主要介绍问题分类及解决方法l问题的定义l问题与解决的思路l质量问题分类l解决现场 质量问题的方法论(PDCA/8D/DMAIC介绍 )吴锦城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项目总监六西格玛黑带大师精益六西格玛高级咨询师擅长精益六西格玛战略规划及管理体系搭建、推进管理平台搭建、推进模式建立、评审体系及成果保持体系建立;善于搭建绩效管理体系、过程管控体系首先介绍的是质量问题的分类,按照质量问题发生的流程,把问题分为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造成的质量问题,物流的质量问题,客户端的投诉的质量问题。同时由于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生物产品外观上的一些问题,会产生漏电、口感等产品性能问题。总而言之,质量问题的分类是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根据指标来衡量问题变化情况的质量问题的分类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一类异常性的问题:因突然不明原因,使得过程的表现有比较大的偏差。假设产品的类型变化不大,把该线体的不良率作为衡量该线体的质量水平的这个指标。一类质量问题呈现的特征是平时比较稳定,可能突然不明原因的出现,使得表现与我们的预期有较大的偏差,比如说它的不良率达到了5%左右。此类问题又称为批量或者质量事故。如果异常经常发生的情况就需要思考,在流程端没有做好的地方,假设您作为该流程的质量负责人,那您接下来会怎么做呢?此时,我们需要寻找异常点发生的原因,然后做改善,只有做标准化的工作,才能使这个问题不再发生,而这也是解决问题的思路,从问题到原因再对原因进行改善以及管控。案例在IC芯片封装跟测试中,负责的一个车间也就是IC贴完金源,焊完金线之后,给产品进行促销,然后烘烤,主要的目的是起到保护的作用,在墙面可以进行印制过程,设备的探头就会探下来旋转着注胶,根据设定的这个旋转的成交量就完成了整个注胶的这个过程。当时某一天突然发生了一个状况,注胶的针头的紧固螺丝突然松动,导...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8
作者:
点击次数: 234
面对不断增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多样的客户需求,河北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于4月8日召开了“精益改善项目授权大会”。公司董事长张总、总经理张总,常务副总卢总,副总经理赵总,李总及各部门领导参加了本次启动大会,冠卓咨询董事长李骅老师、项目总监陈唯果老师,咨询顾问于老师出席了本次启动大会。合照会议伊始,公司副总经理李总对公司开展精益改善的背景进行介绍,李总在报告中提出,公司销售额在2019年得到大幅突破、高速发展的同时,企业高层领导意识到公司在当前经营环境下所面临的一系列风险和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随着客户对产品价格、品质、交付与服务等需求的日益复杂,以及原材料、人工、能源、税收等企业经营成本的不断上升,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其实是愈发复杂的。同时,企业内部各类运营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与精益化程度还亟待提升,各层级员工在结构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方面还较为不足,为了公司长远发展与目标的保障,我们需强化自我,以应对未来的挑战。随后冠卓咨询项目总监陈唯果老师对该公司精益推进的总体规划进行介绍,陈老师从改善绩效、体系搭建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指出系统引进精益管理理念和具体工具方法,可有效支持公司的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陈老师还从凯翔健康未来三年的精益推进整体和此次精益改善项目推进计划等方面进行介绍,同时希望各项目小组成员在组织、资源、心理等方面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好的项目改善成果一定有好的推进过程,而项目管理组织与管理办法是项目推进的保障。在项目管理机制介绍环节中推进办负责人从推进组织,项目过程管理,阶段管理以及项目奖惩措施等方面对项目管理机制进行系统的介绍。伴着激昂的旋律,大会迎来了授权环节,该公司董事长张总依次与五个项目组组长签订授权书。授权签约仪式授权签约结束后,项目组代表上台结合自身经历以及对精益的理解对公司开展精益改善的前景...
发布时间: 2020 - 04 - 17
回到顶部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