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进货检验包括首批进货检验和批量进货检验两类。
1.首批进货检验
首批进货检验是指采购方对供应商第一次提供的一批样品进行鉴定性的检验认可。这种检验内容多,要求也严格。
(1)进货检验标准。在进行首批进货检验时,检验人员首先要充分理解该零部件或物品的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抽样方案和产品接收标准。一般来说, 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和产品接收标准由供应商和采购方的相关部门提供,抽样方案一般采取全检。
(2) 文件检验。在这个环节中,供应商提供的文件还应该包括各种质量证明文件,比如合格凭证、供应商进行的检验资料记录及有关检验或试验方法的说明资料等,要注意确认。
(3)检验记录及差异确定。
在实施检验的过程中,检验人员要进行比较判断,作出检验结论,做好记录。然后再与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比较,指出不一致的事项与差异,确定这些事项与差异是否可以接受,双方就此形成文件。关于这一点,嘉华采购培训的老师做了特别说明。
(4) 首批样品检验报告。最后,整理形成首批样品检验报告,说明样品检验判定结果,合格与否,接收还是拒收等,以及供应商质量证明文件的符合程度、样品检验的总评价,以及有关建议等。
2.批量正常进货
批量正常进货是指采购方接收供应商按照合同的规定持续性的供货。这些产品的进货检验,首先应重视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对性的检查。批量正常进货检验可以根据各个阶段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
供应商提供的关键零部件要实行严格的全项检查。考虑到成本问题,可以在进货检验阶段采取抽检,作初步判定,而后在生产线上线生产之前再做一次全面检查,以此确保关键零部件的品质。
如果验收的时候,发现品质异常,我们该怎么处理呢?如果在来料检验中发现品质有异常,可以遵照这4个要点来进行处理。
(1)由检验员判定为拒收批,检验员也需要填写“检验品质异常报告”
(2)“检验品质异常报告”开出后,还需填写“供应商异常处理联络单”,要求供应商在规定时间内提出改善对策。
(3)生产部门依据用料需求状况,确定是否召开材料需求会议。会议由生产部门、技术部门、采购部门、品管部门等部门组成,并作出决议。
(4)采购部依据材料需求决议及特采会议会签结果执行采购。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