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      
  •  
news 新闻动态
  •  
  •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 - 01 - 14
点击次数: 3
精益生产管理通过系统化的改进手段,消除浪费,优化流程,从而在保持高质量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有效实施精益生产管理,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关键。精益生产管理的核心在于“消除浪费”。浪费在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包括不必要的等待时间、过量生产、库存积压、运输环节的低效等。通过识别和消除这些浪费,企业能够显著降低成本。例如,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而过量生产则会增加库存成本和资金占用。精益生产管理通过细致的流程分析,精 准找出这些浪费点,并采取措施进行优化。在具体操作中,精益生产管理推崇“价值流图”这一工具。价值流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了从原材料到客户手中的完整价值创造过程。通过绘制和分析价值流图,企业能够清晰地看到哪些步骤创造了价值,哪些步骤是浪费。基于此,企业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流程再造,去除非增值活动,优化增值活动,从而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另一个重要的精益工具是“单件流”。传统的批量生产方式中,产品在各个工序之间往往需要等待,导致时间和资源的浪费。单件流则要求每个工序只处理一件产品,流程之间无缝衔接。这种方式虽然对设备和人员的配合要求较高,但能大幅减少等待时间和库存成本,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通过单件流,企业能够在保持高效生产的同时,降低不必要的资源消耗。精益生产管理还强调“看板系统”的应用。看板系统通过信号卡或电子信息,实时传递生产指令和物料需求。这种方式避免了过量生产和库存积压,确保生产活动与市场需求紧密匹配。同时,看板系统还能提高生产的透明度,使得问题能够及时暴露和解决。通过减少过量生产和库存积压,企业能够降低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在设备管理方面,精益生产管理通过对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及时维修,企业能够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生产中断和额外成本。此外,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更新换代的频...
作者: 杨兆平
点击次数: 150
起源于丰田汽车的精益管理方式被公认是多品种、小批量企业管理的利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导入/推行精益生产管理。部分企业通过长期的坚信、坚持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但也有部分企业管理产生了一些困惑:每年精益改善都在做项目,单看每个项目完成情况都不错,但改善的效果却不能有效体现在公司运营绩效层面,到底是什么原因?精益推进每年都进行大量的理念、工具方法的培训,受众群体也越来越多,但培训的效果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年年都在规划精益改善项目,到底应该如何去规划?由各部门“民主”提报项目的方式是最佳选项吗?精益改善常年依赖于第三方咨询公司的“输血”,如何让企业具有自身的“造血”功能?这些声音的确反映出了部分企业推行精益生产一段时间后的客观状况。作为一名精益咨询顾问应如何看待,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稍加分析相信就有比较明确的答案:改善策划。企业的困惑核心意思是:精益项目做的与客户期望不一致,这恰好是精益改善策划阶段需要解决的共识问题。改善的策划内容是不是紧扣客户的管理痛点和瓶颈,若改善策划偏离了企业管理的关键点,最终实施完成也就是些不痛不痒的成果了。面对企业精益改善策划,我们必须遵循的逻辑是:改善什么?即改善的方向和规划、从哪里开始着手。改善成什么?即改善蓝图设计、路线图、阶段性目标状态、理想的目标与状态。如何改善?即用什么样的精益工具去改善,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是否都会使用。如何保持改善的生命力?即如何让改善的成果得到固化、让改善融入到企业的DNA中。都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精益改善前期策划是项目推行成功的先决条件。只要我们明确了精益改善策划的内在逻辑,在后续的持续改善推进过程中困惑自然就少了。本文为冠卓咨询原创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对本文进行篡改,转载或以盈利为目的行为,一经发现,将负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 2020 - 12 - 31
作者: 杨思民
点击次数: 156
在现代企业竞争中,影响企业盈利的因素很多,其中如何能再快速便捷的制造出产品,满足客户的准时交付就是其中的核心因素。一个科学精准的生产计划是实现快准交付的重要提前。生产计划是企业对生产任务作出统筹安排,具体拟定生产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和进度的计划,是企业进行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生产计划一方面为满足客户要求的三要素“交期、品质、成本”而计划;另一方面又使企业获得适当利益,而对生产的三要素“材料、人员、机器设备”的确切准备、分配及使用的计划。那么要如何做好生产计划和管理呢?可以先从“四定法”讲起。“四定法”即“定岗、定编、定时、定额”。1.定岗:首先不是指每个员工固定在某个岗位上,而是指部门的工种,每个工种在每天需要完成的工时,比如A工种3小时工作量,B工种3小时工作量,C工种2小时工作量,ABC三项工作等于是一个人的日工作量,那么我们必须培养一个人掌握这三项工作的技能,甚至更多技能,然后告诉他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做什么,完成主要工作又应该做什么,俗称“多能工”。同时“多能工”的培养可以发现人的特性和强项,在安排工作合理的情况下充分调动积极性,使得效率更高。2.定编:一般来说只有在任务保持长期饱和的工序或工种安排所有设备所有事情都必须要编制人员,否则只会造成人员浪费,成本增加,并且一旦岗位固定后想在调到其他工序作业有很大阻力;在其他情况下定编是指部门综合人数,每件事都有多人会操作,就算工作任务时间点有交叉也不会造成生产停顿,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避免人员闲置,有效控制人力成本。3.定时:是指生产计划必须限时完成,不管安排你做什么事,都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完成。因此在编制计划时,要充分考量物料、辅助器具的准时供应状况,生产人员的出勤情况。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及时跟进生产实时状况,生产异常快速响应处理,保障按时完成生产计划。4.定额:是指工作量化,不管安排你做什么事,都必须按规定的...
发布时间: 2020 - 12 - 31
作者: 吴晓华
点击次数: 142
精益生产管理在全球已经风靡多年,很多企业也都或多或少地导入、推行多年精益生产改善、精益生产管理、精益变革、精益战略等模式,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但是在识别浪费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在企业推行精益生产过程中,大家都知道有7大浪费,如:过量生产、库存、返工、等待、动作、搬运、加工本身的浪费,或者增加管理上的浪费而形成八大浪费。在目视化管理方面也会在企业生产现场、办公场所植入7大浪费相关的宣传内容。但是在实际运营管理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熟练、灵活使用浪费识别及改善的方法。存在这样的情况,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譬如:精益改善氛围还不够浓烈、对浪费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升、还未统一识别改善‘浪费’方面的语言、生产现场员工对浪费的认知或切身体会远高于职能部门的各级管理人员、缺少维持管理与改善管理的机制及职责定位,缺少年度方针目标的系统引领……对于浪费的识别与改善,其实在不同的岗位或业务领域会有不同的识别方法。通常,大家熟悉并经常使用的手法是围绕生产作业岗位的浪费识别和改善来优化作业岗位的操作节拍,譬如:各种动作浪费、搬运浪费……,经过较长时间的改善活动后,发现精益生产管理在现场改善方面的改善度及收益相对来说比较有限,很多企业管理者也是不满足于现状,但是又困惑于如何能做更多更系统的改善?其实,精益生产中对于浪费的描述,其实不仅仅是平时所提到的7大浪费或8大浪费,另一个区分方法是:浪费(Muda)、不均衡(Mura)、超负荷(Muri),简称‘浪费3M’。对于生产主管、工程师、各职能主管和经理对于浪费的关注应该更倾向于不均衡和超负荷的识别、分析和改善。超负荷正好是浪费(Muda)的对立面,超负荷是把人员或设备超出正常能力地去使用,容易导致人员安全或质量问题、设备故障或产生低品质产品甚至次品。生产现场的超负荷会在部分工序产生库存或部分工序产出不足等显着现象,但是对于业务职能部门工作过程中的常...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9
作者: 吴贵阜
点击次数: 142
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范畴,早期的激励理论研究是对于需要的研究,回答了根据什么才能激发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问题。最具代表性的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类的需要并不是相同的,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五种类型。五种需要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的需要属于基本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外部条件或因素;自尊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主要依靠内在因素。1.生理需要:指对食物、水、遮掩场所、睡眠、性等身体方面的需要,2.安全需要:指针对身体安全和经济安全,如脱离危险的工作环境,如不解雇的承诺或合适的退休计划等的需要,以避免身心受到伤害。3.社会的需要:指包括情感、归属、被接纳、友谊等的需要。4.自尊的需要:包括内在的自尊,如自尊心、自主权,成就感等需要;还包括外在的尊重,如地位、认同、受重视等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包括个人成长、发挥个人潜能、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人均有这五种需要,只是在人的不同时期需要有所不同。已经被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的作用,只有未被满足的需要才是产生行为的重要激励源泉。当员工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另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赫兹泊格将马斯洛的五个需要层次分为两类,前三个层次分为比较低层次的需要,后两个层次是比较高级的需要。他认为满足比较低级需要的因素是保健因子,如果薪酬、比较好的工作环境等保健因子不足,员工会产生不满,使用这些保健因子进行激励不是非常好的激励方式,因为这些需要很快能够得到满足,一旦被满足后,除非有大幅度地上升,否则不会产生激励作用。所以这些保健因子只有在原有水平很低时才会起激励作用。满足比较高级层次需要的因素是激励因子,如工作的丰富化、承责任感、成就感、认同感、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等。一般来说,这些需要很难得到满足,因此是效率比较高的激励因子。本文为冠卓咨询原...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2
作者: 宋显龙
点击次数: 190
在班组管理七大任务中安全管理是第一位的,前面两期我们介绍了隐患管理以及用于发现隐患的工具--虚惊事件提案,今天我们来进一步谈谈在班组日常管理中常用到的巡查中的安全观察。作为班组管理最常用的手段,现场巡查一直都是歌中歌类型企业必须要求班组长执行的一项内容,然而在以往的众多项目中我们发现,有些班组长的现场巡查就是走个过程,甚至只是处理某些异常时“路过”现场而已,即使公司的安全部给了很详细的巡查记录表单往往也是“路过”之后统一补填而已。了解其中的原因发现,一些班组长对巡查中如何发现问题并不掌握,即使对照记录表也都是些常规现象,不能真正做到巡查发现隐患和问题。作业安全观察是一项需要训练的能力,要训练班组长观察员工的所处位置、员工的最初反应、员工的个人防护、员工使用工具设备、员工作业环境以及员工股作业流程这六个方面全面系统的识别隐患及问题。1)观察员工所处位置要识别是否存在被撞击、被夹住、高处坠落、绊倒或滑倒、接触极端温度的物体等情况;2)观察员工最初反应是要人员的反应指在观察初始,被观察者出现的一种短暂的行为现象,作业人员消失的行为和现有行为的综合表现,这种本能的反应,仅发生十秒到三十秒,在如此短时间内,某些不安全行为会完全地“消失”;3)观察员工个人防护是要从头到脚的观察,一定要确保每位员工都知道劳保防护这“最后一道防线”的重要性;4)观察员工使用工具及设备情况是要确保工具或设备适合当前工作并且员工在正确使用,同时工具或设备状况良好;5)观察员工的作业环境是要确认照明或光线良好、噪声符合标准、场地整洁、材料摆放整齐、通道畅通、临边、洞口有防护等;6)观察员工作业流程是要确认员工熟练掌握作业规程,并且作业规程要易获取、具有可操作性、员工必须知道、理解并且在遵照执行。只有从以上这6个方面全面的训练班组长才能使得现场的安全巡查时有效的。本文为冠卓咨询原创文字作品,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对本文...
发布时间: 2020 - 12 - 20
作者: 庞兆然
点击次数: 180
微课群中有提问:生产的总数量是10000个,允许400PPM的缺陷被放到客户,如何确定抽样时能被抽到?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如何判定该批是否可以发给客户,我们可以采用GB/T2828的抽样计划,其中批量范围、检查水平、AQL值决定了抽样的数量和合格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这里的AQL(Acceptable Quality Limit)是接收质量限的缩写,即当一个连续系列批被提交验收时,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AQL后面跟的数值越小,允许的瑕疵数量就越少,说明品质要求越高,检验就相对较严。从提问中描述的客户允收质量水平为400PPM,我们可以确定AQL-0.04,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批量为10000,AQL-0.04,需要抽取样本量315个进行检验,当未发现不合格(Ac-0),则放行该批,当不合格数≥1,则拒绝放行该批。这里对AQL的确定补充一点,考虑不合格(品)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在同一个验收抽样问题中,一般要求A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于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B类不合格(品)的AQL值小于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比如,规定A、B和C类不合格(品)的AQL值依次为0.15、0.40和0.65。
发布时间: 2020 - 12 - 19
回到顶部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