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  400 168 0525
Service 六西格玛

质量管理,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日期: 2019-09-26
浏览次数: 129

质量管理在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保障市场开拓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认识也是在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的,质量管理经历了几次飞跃的过程

质量管理,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出现)


在19世纪以前,生产方式主要是手工业,产品质量是靠着有经验的工匠的手艺来控制的。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产品数量迅速增加,要求专业化分工,于是出现了专职检查人员。但是,逐个检查产品的成本过高,为了降低检验成本并保证产品质量,在20世纪中期出现了抽样统计检验的方法,至今仍在普遍应用(PPM)。


产品质量检验对于把好实物质量关,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维护企业的产品信誉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但是,质量检验的最大的问题是——只能消极地“把关”,却不能查出不合格的原因,不能防止或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


产品质量检验在当今,仍是一种必要的质量管理手段,但是,作用在不断地淡化。


第二个阶段——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1924年出现)


1924年在美国的贝尔实验室,休哈特发明了一种可用于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的工具——控制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武器质量方面的问题明显影响战斗力,这种控制图才在美军的武器制造商中被采用,进而迅速的推广到民用工业企业。


统计质量控制的核心是: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在生产过程中用控制图来监视产品质量波动情况,发现异常时,便于及时采取对策,从而可以定量地控制不合格品数量。


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在今天仍然是过程控制和检验控制的重要手段。随着应用的深入,统计技术已经不仅局限于过程控制和检验控制了,在质量管理的许多重要过程都可以运用统计技术来分析和评价管理的效果。



第三个阶段——可靠性阶段(1942年出现)


可靠性的系统也是始于美国,来源于解决二战中美国军用电子设备频繁发生故障。从1942起,美国致力于提高电子管的可靠性。一般的统计质量控制只能解决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问题,但不能识别由设计带来的先天缺陷。于是,可靠性理论和技术就应运而生。


可靠性的发展如下:1958年日本科技联盟成立了可靠性研究会,1965年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设立了可靠性技术委员会。1969年,美国阿波罗登月成功,标志着可靠性技术已经进入了成熟阶段。可靠性的工作成果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第四个阶段——全面质量控制(TQC)阶段(1956年出现)


1956年美国的菲根堡姆首先提出了TQC的理念,但是,推广却是在日本展开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一直到20世纪末一直推行的就是这一套理念。


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由于经济振兴的需要,聘请美国的戴明在日本培训骨干,推行TQC。后来日本的各工业部门通过实践,结合日本的实际情况,创造了一套TQC的经验和方法,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TQC为“日本制造”在世界中的地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日本的经济起飞奠定了质量基础。


TQC由于未引入欧美不断完善的质量保证和管理思路,不可避免地在继续发展上收到了局限,没有能够形成世界潮流。但是,TQC中的某些原理和技术在今天仍有很高的价值,如PDCA循环和QC小组等。


第五个阶段——质量保证阶段(1959年出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了统计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技术的发展,1959年美国军用标准实施的《质量保证大纲》,正式将质量保证纳入军用采购的要求。


质量保证对于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在开拓市场、规避风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质量保证的核心在于:确保满足顾客需求,向顾客提供足够的信任。


质量管理,不可不知质量管理发展的八个阶段


第六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M)阶段(1983年出现)


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市场被大量的日本产品充斥着,特别是在汽车、家电、复印件领域,基本上被日本产品占据了半壁江山。当时,美国创作了一部“为什么日本能美国不能”的大型纪录片,使全美为之震惊。在这种氛围下,美国的戴明、朱兰等质量管理大师才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


美国人在借鉴日本TQC的基础上,融合美国军工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现代高科技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丰富其内涵,逐步创造了TQM方法。美国人的TQM致力于发展一个发挥美国的优势,特别是以人才资源优势为代表的综合优势,最终目的是使顾客满意。


欧洲也为TQM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83年英国正式总结了了TQM的术语和概念。


第七个阶段——ISO9000质量体系阶段(1987年出现)


为了将质量保证纳入规范的要素管理,按照系统论方法建立质量体系能更好地保障质量保证和质量管理要求的有效实施。为此,在1979年BS 5750标准提出了三种质量保证模式,并在英联邦范围内普遍实施,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


1987年,ISO9001、ISO9002、ISO9003就采用了BS 5750提出的三种质量保证模式,使之成为国际通用标准。1994年对87版ISO9000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使之成为对硬件制造业特别适用、质量保证能力有所提高的标准。在2000年,为了使ISO9000系列标准能够适用于各类产品和行业的不同规模组织质量管理,在借鉴了TQM、QS9000、VDA6.1等方面的经验基础上,ISO9000体系进行了多次的重大的修订,也就有了2000版、20008版和目前使用的2015版标准。


第八个阶段——质量发展无止境


在1987年为了表彰波多里奇在促进国家质量管理的改进和提高上做出的杰出贡献,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质量改进法案,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国家质量管理奖。


把卓越绩效质量管理模式写进法律,当成国家竞争力的组成部分,这是目前质量管理的最高水平。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感谢冠卓咨询老师对项目组的全程辅导,通过做项目我们学会了如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并让我们的管理人员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北京海信总经理 


热点新闻
点击次数: 0
车间作为企业生产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运营和产品质量。一份优秀的车间精益管理推进方案,助力车间实现持续改进和高效运营。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车间管理必须不断追求精益化,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一、培训和宣传定期组织精益管理培训,向员工介绍精益生产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工具。通过培训,让员工了解精益管理的核心思想和实施方法,提高他们对精益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在企业内部开展...
2024 - 04 - 19
点击次数: 3
精益管理和六西格玛都是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它们分别来自日本和美国,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精益管理强调消除浪费、提高效率,而六西格玛则注重减少缺陷、提高质量。两者结合,形成一种更加全面和高效的管理方法。实施这套管理需要遵循一系列严谨的步骤和方法,这些步骤不仅确保了项目的有效推进,还促进了企业持续改进运营。一、定义问题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确保所有相关方对项目有共同的理解。通过深入调研和...
2024 - 04 - 18
点击次数: 3
6s目视化管理咨询通过视觉手段,使管理状态一目了然,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减少浪费、提升品质的目的。从整理到安全,每一步都体现了对工作效率、环境优化和员工素养的高度重视。那么,6S管理对企业管理有哪些启示呢?1、清晰的目标与规划整理(Seiri)和整顿(Seiton)告诉我们,企业管理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就像整理家务一样,企业需要清晰地知道哪些东西是有用的,哪些是无用的,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2024 - 04 - 17
扫描进入小程序
分享到:
Copyright ©1999 - 2022 北京冠卓咨询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云计算服务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3827号
客服热线:400-168-0525
联系人:王老师
邮箱:cynthia.wang@gzconsult.com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镇中东路400号院1号楼14层2单元1712
X
1

QQ设置

在线咨询

---------------------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5

电话号码管理

  • 400-168-0525
6

二维码管理

展开